一篇令人动容的文章
|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0-3-31
魂牵梦绕“抗疫”情
●陈家珊
编者按:读了陈家珊老人的这篇文章,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,在疫情灾难来临之际,忧国忧民、慷慨解囊,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。当他的事迹在《湖北日报》刊登后,很多友人问他为何这么早就想到捐款时,他说那不叫捐款,那是对疫区人民的一份牵挂。
用陈家珊老人自己的话说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一切。所以他现在所做的一切,包括年逾九旬还在带领年轻人创业创新,为的就是感恩党,感恩国家,感恩人民。他常说,做事先做人;他认为三个时间段最考验人:平时,居安思危;危难时,忧国忧民;任何时候,不要忘恩负义,要胸怀社会责任,懂得感恩。“人”字的结构就是一撇一捺,是相互支撑着的。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我们怎能袖手旁观?
“做一个大写的人”,这便是陈家珊老人的人生信条;也是在他身上闪烁的华夏赤子的熠熠光辉!
大年正月初三夜,忽然梦见我父亲感染了新冠病毒,我和母亲跪在地上给白衣天使瞌头;我双手紧紧抓住医生防护服的裤腿大喊大叫:“救救我父亲吧,救救我父亲吧!”醒来,枕巾都湿透了,眼角还挂着泪珠。七十多年过去了,仿佛此情此景就在昨天。记得那是上世纪40年代,也是一场瘟疫来临,我父亲有一天突然连呕带吐、大喊肚子疼,大汗淋漓的他躺在地上打滚,直呼救命。在那缺医少药的旧社会,穷人喊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临;母亲和刚满11岁的我,看着父亲那哀嚎求生的眼神,却束手无策,只是一个劲地跪在地上烧香拜佛、瞌头作揖,求菩萨救苦救难;后来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我们而去,那年他才43岁呀!至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,还是令人惨不忍睹、不寒而栗。
我是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人,如今已是离休干部,老共产党员。在过去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,饱尝过国破家亡的滋味,躲过土匪兵,受过国民党狗腿子的凌辱;逃过荒,讨过米,挖过野菜,啃过树皮,什么样的苦难都经历过,也经历过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彻心扉。俗话说,受过严冬的人,最知道红太阳的温暖;所以一听说武汉新冠肺炎病毒的暴发,我的心里就发颤、发疼,不禁联想起七十年前的那场瘟疫。令人惊骇、令人揪心。我虽“身无缚鸡之力”,但我的这颗心始终是热的,是与党和人民紧紧贴在一起的。我顿时想到:共产党员的“初心”和“使命”是什么?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与党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;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,我应该做点什么呢 ............?
元月31日(正月初七)下午,我实在憋不住,拨通了《潜江日报》一位罗姓记者的电话;我把憋在心里好多天的想法告诉她,想求得她的帮助,她竟欣然应允。当晚11时53分,我依然躺在床上“辗转反侧”,怎么也睡不着,干脆打开灯,把手机微信里的3000元钱给罗记者转过去,请她帮忙捐给抗疫一线最需要的地方;她当即给我回了条信息:“老爷子还没睡呀!”我回答她说:“怎么睡得着啊!国家有难,匹夫有责。值此国难当头,人命关天之际,作为一个共产党员,心里能平静得了吗?不能为国家分忧解难,怎么睡得着呢?”我脑海里浮现的,尽是那些感染患者躺在病床上求生欲望的眼神;尽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命的白衣天使;尽是那些为一线赶制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的工人们在车间忙碌奔跑的身影。我使劲安慰自己:如果这3000元能买2000个口罩,就可以减少2000人免受感染;如果能买药救活一条生命,我就谢天谢地了。当此消息在《湖北日报》刊发,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,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早就想到捐款,我说那不叫捐款,那是对疫区人民的一份牵挂。
2月8日下午7时许,我的牙龈突然出血,当时也没在意。到了晚上,出血越来越厉害,我没有惊动家里任何人,因为任何人知道了也无能为力。第二天早晨,孩子们发现我房间和床上到处都是血,惊慌地要马上送我去医院。在这疫情非常严峻,人们谈医院色变的关键时刻,怎么能给医务人员添乱呢?我坚决不同意;直到女儿要跟我下跪,说这样流下去要出人命的,我才勉强答应。一到医院就挂急诊,住进病房就是抢救;医护人员非常紧张,我手上挂的吊针,鼻孔插的氧气,臂膀上绑的血压剂,胸前查的心电图,还有些什么我说不出名称,反正手上、脚上、身上到处绑的是东西,床头柜上摆满了仪器。身边照顾我的两个女儿也神神密密地什么都不告诉我,只是要求我心态平和,不要紧张。她们越是这样说,我越觉得自己可能是不行了。因出血过多,加之几天没有进食了,我有气无力地告诉她们:“我不会死的,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呢!”就在这时,手机微信响起。打开一看,佬爷子食品公司董事长王康给我打过来2000元钱,说让我在病房备用,我很激动,也很兴奋,争分夺秒抢在9号夜晚凌晨1点20分,给《湖北农业报》主编陈俞竹转账过去,请她帮我捐给武汉疫区的人民。当手机按下“发送” 的那一刻,我心里好像平静了许多。因为我终于给疫区人民和感染患者尽了一份力,就好像是对我未尽孝的父亲的一点补偿。《湖北日报》农村版肖丝主任得知这个信息后,给我发来一条微信:“你自己都病成这样,还在想着国家和疫区人民,真是太令人感动了!”
说句内心话,我怎么能不想到国家和人民呢?旧社会我祖辈三代穷的没有住过砖瓦房,直到1949年参加革命时,我家里还住着茅草屋。如今我家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。陈家祖辈三代单传、人丁不旺,到现在我子女4个,儿孙绕膝,四世同堂。过去我逃荒要饭,现在我吃穿有余,老了在家休养,国家还每月发给我数千元退休工资;是我比祖辈能干、有本领吗?非也!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。所以我现在所做的一切,包括近90岁了还在坚持创业创新,为的就是感恩党,感恩国家,感恩人民。我常对子女们说,做事先做人;三个时段最考验人:平时,居安思危;危难时,忧国忧民;任何时候,不要忘恩负义,要胸怀社会责任,懂得感恩。
“人”字的结构就是一撇一捺,相互支撑的。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我们怎能袖手旁观? 爱党、爱国、爱人民,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!
编者注:陈家珊,潜江市总工会离休干部,共产党员,1932年出生,现任潜江市尝享乐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,焌米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(责任编辑:admin ) |
精彩新闻 |
频道精选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