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企业文化
您现在的位置: 湖北企业文化 >> 新闻中心 >> 文化快车 >> 正文

拓展三个层面 制订三个步骤 实现三个转变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4-5-22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恩施农发行打牢企业文化“大底盘”

 

 

本网讯特约记者彭虎堂):“三年企业靠经营,十年企业靠管理,百年企业靠文化”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恩施州分行,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,用看得见、听得到、摸得着的形式,做大做强企业文化的“大底盘”,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,发挥了企业文化“引领发展、塑造形象、凝聚人心、创造价值”的重要作用,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20144月末,全行贷款余额41.97亿元,比2012年初增长5.66亿元;存款余额16.58亿元,比2012年初增长2.24亿元,连续7年保持无不良贷款的局面。

    一、拓展“三个层面”,让企业文化“立”起来

进一步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,使看似“虚”的文化转变为“实”的力量。一是州分行机关当“文化局”;树立“抓文化就是抓发展,就是抓和谐”的理念。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,明确2名高级业务副经理配合行领导负责指导、协调、督促、检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。行领导率先垂范,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带动全行员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。为迎接农发行成立20周年,传承我行的优良传统和作风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,从老、中、青员工队伍中评选表彰了3名“劳动模范”,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介绍和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,号召全行员工学习和发扬他们坚守事业、任劳任怨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,学习他们廉洁从业、严于律已、作风严明的优良风范,学习他们爱岗敬业、热情服务、严谨履职的敬业精神。身边的标杆,让大家深感“解渴”,感染和带动了更多的员工向好的方向发展。二是县市支行当“文化站”。突出支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,要求支行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,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,将客户营销、信贷管理、资金组织、国际业务等工作作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,切实服务好客户,通过服务水准的提高,增强客户对我行企业文化的认知。利川市支行在办公楼里分别悬挂“勤”、“廉”、“和”等醒目的书法作品,坚持每周开展“夜校”学习活动,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三是员工做“文化人”。坚持以人为本,不断采取措施,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。建立了员工的思想文化园地,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宣传上级行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,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导向占领职工的思想文化阵地,注重陶冶员工的思想文化情操,真正把全行员工的思想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。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,开展服务礼仪、新业务和新系统等方面的培训。特别是在省分行举办的粮油信贷基础知识竞赛活动中,我行要求粮油信贷条线全体员工、从事信贷基础工作有关人员和新员工必须参加,鼓励其他条线人员积极报名参加,共组织了58人参加粮油信贷基础知识竞赛,占全行在岗人员的40%。通过总行远程教育网考试,有12人取得100分的好成绩,全行平均得分为92.52分。加强对员工主要是青年员工当中杰出代表的形象塑造。在五四青年节期间,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“青年标兵”评选活动,表彰了陈磊等10名在我行发展中做出优良业绩的青年员工,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农发行共同的核心理念中,让企业文化服务于中心工作,固化于员工的岗位履职上,变成员工的自觉与自信。

 二、做到“三个明确”,让企业文化“硬”起来

 “水不激不跃,人不激不奋”。 一是明确了深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。主要是要以文化力驱动全行学习力、执行力、创新力和竞争力,全面提高员工队伍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,努力培育文化自觉,树立文化自信,实现文化自强,为实现我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。同时,利用绩效评估、奖励及晋升手段,鼓励员工采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,而使违背企业文化的员工受到惩罚,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,使员工的思想与农发行的目标保持高度的统一。二是明确了奋斗目标。即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再动员、再认识、再部署、再创新、再检查、再完善,实现我行企业文化“五化”目标(理念全员化,制度全程化,行为规范化,视觉清晰化、执行自觉化)。在日常工作中,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,将企业文化鲜活而生机勃勃地融入经营管理,将抽象的文化理念渗透于经营管理的决策、机制和实施中,变成全行上下员工的自觉习惯和职业养成。三是明确了州分行各部室的企业文化建设职责。要求办公室、工会团委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性的研究,资金计划、信贷管理、客户等部门做好信贷文化的深化工作,财务会计部门主抓柜员文化建设,信息部门主抓科技文化建设,人力资源、工会团委等部门做好和谐文化建设,纪检监察部门主抓合规文化建设,宣传部门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,以此形成全行同心协力,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。

    三、制订“三个步骤”,让企业文化“动”起来

该行既不操之过急、好高骛远,又不消极怠工,坚持从实际出发,让企业文化“动起来”。一是分步推动。经过深入调研,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,提出用“三步走”的办法推动企业文化上台阶。第一步是把宣恩县支行作为全州企业文化建设的试点行加以启动。在州分行的指导下,该行山的质朴性格和水的“至善”品质,塑造了“透明如水管理好,至诚如水服务好,穿石如水发展好,清白如水品质好,平静如水和谐好”的文化内核,打造了具有民族风格的“若水”文化品牌,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。第二步是鹤峰、咸丰、来凤三个支行根据试点行积累的经验,不断改进,进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支行行列。第三步是全面推进州分行机关及恩施市、利川市、建始县、巴东县支行的文化建设。通过阶梯推进,力争全行企业文化达到全省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水平。二是演讲牵动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,聘请州委党校老师覃章良讲授了《坚持群众路线 加强作风建设》。聘请恩施职院教师曾稳,就企业文化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。州分行信贷与风险管理负责人谈了《合规文化》、办公室负责人谈了《企业文化是最大的无形资产》、利川市支行行长谈了《抓班子带队伍》,交流了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体会。以参观寻访、征文演讲、新闻写作、志愿服务等形式,扎实开展“青春筑梦农发行”青年文化月活动。其中,演讲比赛活动的主题是 “文化梦,我的梦,共进步,同成长”。来自各岗位的26名青年员工将“文化梦”和“我的梦”有效对接,进行了慷概激昂地演讲。他们表示要“在实现农发行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”。经过激烈角逐,产生了10名演讲优胜者。促进了企业文化由表层向深层发展。三是形象拉动。怎样使企业文化建设外化于形,是我行党委思考的重要议题。我行抓住改善营业办公用房条件的机遇,分批次推进行容行貌建设,对外展示良好形象。同时,加强“五小建设”,全力营造家园文化,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对“家”的归属感、吸引力和凝聚力。

 四、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让企业文化“实”起来  

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升华精神文化,塑造企业灵魂,促进行为转变。一是促进观念转变。将“至诚服务、有效发展、以人为本、构建和谐”的核心理念,制作成大型标牌,悬挂于州分行大院醒目位置,让它耀入走进大院的行内外人员的眼帘,达到引人入胜、过目不忘的目的。利用《金融时报》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和系统内媒介,积极宣传我行围绕核心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。制作展板、字幕、图片、幻灯片等,进行墙面张贴、电子播放,形成浓厚文化氛围,使员工在工作、休闲里能够随时看到。通过这些工作,使职工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理解,开始认识到“企业是树,文化是根”,逐步树立起了“大发展小困难、小发展大困难、不发展最困难”的发展观念、“全面防控、合规经营、创造价值”的风险管理理念、“安全就是效益”的安全观念等先进观念。企业文化的导向、约束、凝聚、激励、融合、辐射等功能,开始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逐步达到了思想上认同、行动上合拍的效果。二是促进服务转变。要求县支行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客户接待日制度,行领导亲自到县市支行营业大厅,为办理业务的客户宣传政策,解答疑问,督办工作。随着“服务超越需求”的服务理念、“与客户共创价值”的经营宗旨等深入人心,在行为文化中追求服务已逐步内化为员工的心理需求,员工把主动服务、用心服务、创新服务融为一体,不断提升服务的品位。员工利用知识优势、业务优势和信息优势,积极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、咨询服务,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、服务效率和服务层次。三是促进作风转变。我们以“先进性、适应性、系统性和严肃性”为原则,加强了制度文化建设。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严肃会议纪律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对州分行机关中层干部进行年度考核的通知》等文件,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“庸、懒、软、散”现象。针对内外部检查审计发现的经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,我行以整改为契机,对员工进行合规教育、基本操作技能教育、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,推行银企银政共建反腐倡廉机制,落实廉洁办贷“十不准”。通过领导检查、督查管理规定实施、现场办公等行之有效措施,建立起干部职工“违纪必究、违章必罚”的高压线,从源头上改善作风建设中执行力偏低的局面,改变了布置多、落实少的弊端,员工工作作风有了新变化。

(责任编辑:admin )
   精彩新闻
   频道精选